活動現場 王靖中 攝
12月26日,主題為“建設科技創新型昆明 助力昆明高質量發展”的2021春城僑??苿撜搲诶ッ髋e行。
論壇旨在匯集相關專家、學者的智慧與力量,探討如何在當前時代背景下,為歸國華僑及歸國留學人員創造優質的創新、創業環境,助力云南建設面向南亞東南亞輻射中心,以及云南高質量發展。
活動現場 王靖中 攝
本次活動由云南省歸國華僑聯合會、云南省留學人員聯誼會、昆明市科學技術協會、昆明市僑務辦公室、昆明市歸國華僑聯合會聯合主辦,云南省政協僑聯界別委員工作室、云南省僑聯新僑創新創業聯盟(簡稱“僑創聯盟”)、昆明留學人員聯誼會、昆明市僑聯青年委員會承辦。
活動現場 王靖中 攝
活動現場,僑創聯盟負責人對昆明市創新創業情況進行介紹。據悉,僑創聯盟成立于2018年,目前有理事單位100家,涉及生物醫藥、新能源、新材料、信息技術、綠色環保、現代服務等多個領域。昆明留學人員聯誼會自1993年成立以來,始終圍繞助力昆明經濟社會發展開展工作,為科技興昆、人才強市等作出了貢獻。
當天,歸國留學代表分享了他們在云南創業、從事研究的初衷,以及近年來迎接挑戰、加快發展的心路歷程。與會嘉賓還就目前在昆創業的機遇與挑戰等問題進行了座談。
云南省僑聯新僑創新創業聯盟理事長、昆明市僑聯副主席孟慶毅:
“一帶一路”倡議及“十四五”規劃,為我國帶來了全新的發展機遇與動力。對于云南省來說,其最大的發展優勢是區位。
12月初,中老鐵路全線開通運營,推動泛亞鐵路建設又前進了一步,這為云南與東南亞國家合作發展帶來新機遇。
此外,隨著2022年《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》(RCEP)生效實施,昆明區域性國際中心城市的地位將愈加凸顯,商機也將滾滾而來。
云南大學文化發展研究院副教授蘇俊杰:
作為一名研究文化遺產的學者,我最關心的問題是如何讓地方文化完成創造性轉化與闡釋,進入更多人的視野。
在澳大利亞攻讀博士期間,我研究的是麗江的文化旅游與遺產保護。后來,在博士論文基礎上,我提出了非遺的“主觀真實性”概念,指的是如何讓非遺傳承人主動參與旅游開發,在實現非遺價值的同時,自己也收獲相應利益。
學成之后,我決定回昆明,將所研究的理論運用到云南旅游發展實踐中,也為推廣家鄉的文化和旅游盡一份力。
美國圣路易斯大學分子生物學博士、昆明市醫學會委員馬明星:
我是內蒙古包頭人,但大學就讀于云大生物學專業。昆明可以說是我的第二故鄉。
2011年博士畢業后,我決定帶著自己的基因芯片診斷項目回到云南,并在昆明經濟技術開發區海歸創業園成立首家獨立醫學實驗室,進行基因芯片疾病檢測技術的研究。
2019年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來,我們在全國各地的醫學檢測機構已累計完成800萬人次的核酸檢測篩查任務,為抗疫工作作出了自己的貢獻。
昆明理工大學教授、藥學和制藥工程中心系主任向誠:
云南是個生物多樣性大省,動物、植物、微生物資源十分豐富。近些年來,我們陸續與老撾、泰國等鄰國開展少數民族醫藥交流與合作,成立了一批重點實驗室。這對推動云南醫藥產業發展、促進與周邊國家關系都有不小幫助。
同時,云南在醫藥開發領域累積的經驗,也可以為其他國家所借鑒。
前行科創集團云南58產業投資城市總經理唐寰:
作為大學生創業導師,我建議海歸創業者應從三個方面提升自己。一是學會觀察市場需求,選擇合適的“賽道”進行創業;二是找到符合自身行業市場規律的商業模式,并加以改進、創新;三是學會寫規范、完整的商業計劃書,充分展示產品的特點及市場前景。
云南與3個東南亞國家接壤,具有獨特的區位優勢。目前,云南建設我國面向南亞東南亞輻射中心的步伐正在加快。我相信,未來云南的投資、創業、創新環境將會越來越好。
新西蘭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云南辦事處負責人趙子恒:
很多人可能不知道,云南與新西蘭有許多聯系。這一方面體現在國際貿易領域,同時也體現在文化交往上,比如騰沖市與新西蘭遠北區是友好城市關系。
去年,《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》(RCEP)正式簽署,而新西蘭和澳大利亞都是該協定的成員國。這意味著,今后云南與兩國的交流、合作機會將越來越多。
目前,云南與新西蘭、澳大利亞的貿易主要集中在肉類、乳制品進口等幾個領域。我希望今后有更多海歸投身進出口行業,把優質的云南特產賣到大洋洲去。
稿源:云南網